中文  |  ENGLISH
“骗局”VR该如何收场?

在过去的2015年,人们对虚拟现实关注度的持续升温,如HTC联合Valve推出Vive,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的Oculus已接受预定,目前已预售近10万台,腾讯Tencent VR开发者沙龙的开发者计划及SDK1.0版曝光,而2016年CES上有超过40家展商带来VR系统和相关内容以及硬件设备,较去年增加近80%,VR市场前景看上去似乎是一片蓝海。

当然火爆的同时自然也有质疑的声音,例如现在的VR/AR设备定价仍然较高,市场偏向小众化。和大部分智能硬件一样,阻隔在VR产业面前的是“数据计算能力”与“数据传输速度”两座大山,另外VR所营造的虚拟现实场景真实度不高。

VR设备价格高昂,并非人人玩得起

电商平台Microspot曝光了PlayStation VR的预售网页,标价为498瑞士法郎(折合3272元人民币)。eBay上有卖家预售HTC Vive,标价1200美元(折合人民币7885元)!当然,也许有玩家觉得这只是个类似iphone的价格,但是实际上玩家还需支付不光是VR设备本身的价格,还需要更高配置的上万元的PC,毕竟加入VR效果之后,游戏基本上都需要双倍渲染,这就意味着原本已经苛刻的游戏配置还会更上一层楼。

“脑后插管”的终极VR体验有赖于科技革新

VR作为所有智能硬件中最接近科幻效果的产品,真正的创业者们都试图给玩家“脑后插管”的优秀VR体验,但假如需要设备模拟出足够欺骗大脑的影像,每秒的计算速度可能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才行,其次且不说一个足以欺骗大脑的影像程序,就算是一部3D电影文件,一般大小都在15G-20G左右,如果直接点播,需要2-4M每秒的下行速度,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实际操作上比较令人堪忧。

虚拟VR尚需体感技术支持,营造逼真体验

虚拟现实(VR)向用户呈现的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或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(如电子游戏、电影等),模拟身临其境的场面(如体育赛事)。但由于场景是完全虚构出来,所以真实度会大打折扣,虚拟现实与体感技术的结合无疑是一种市场发展趋势,它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,将来人们可以通过手势操控游戏,甚至可以和游戏中的人物进行互动,体验到更真实的感觉。目前体感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,国外比较知名的要数微软的kinect,国内比较知名的要数华捷艾米,该公司有自主知识产权,能提供体感技术的全套解决方案。

尽管目前VR技术缺陷较多,但随着Facebook、谷歌、微软、索尼、三星、HTC、苹果、高通、英特尔等巨头的切入,VR行业爆发的节点已经初见曙光,当然VR的最终价值还需要时间和技术加以见证。

“真实世界本身就是3D的,所以3D技术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胜出。”虚拟越接近现实越能引发人们的兴趣,这一领域拥有无限潜力,体感时代也终将在未来某一天到来。